安身立命的成語故事

拼音ān shēn lì mìng
基本解釋安身:有容身之所;立命:精神上安定。指生活有著落;精神有所寄托。
出處宋 釋道原《景德傳燈錄》:“僧問:‘學(xué)人不據(jù)地時如何?’師云:‘汝向什么處安身立命?’”
暫未找到成語安身立命 的典故!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※ 與(安身立命)相關(guān)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成語 | 歷史出處 |
---|---|
此一時彼一時 | 語出《孟子 公孫丑下》:“彼一時,此一時也。五百年必有王者興,其間必有名世者”。 |
失魂喪膽 | 巴金《生活在英雄們的中間》:“他那四方臉、紫紅臉膛、寬肩膀、魁梧身材的雄姿和他那吞日月、貫長虹的英雄氣概,使得那一群脫離了大隊(duì)的英國皇家軍失魂喪膽。” |
曉以大義 | 吳玉章《從甲午戰(zhàn)爭前后到辛亥革命前后的回憶》第十四篇:“林時爽誤信其中頗有黨人,合欲曉以大義。” |
寧為雞口,毋為牛后 | 章炳麟《社會通詮商兌》:“寧為雞口,毋為牛后,與使他人啖我而飽也,寧自啖而不足。” |
兵荒馬亂 | 明 李唐賓《梧桐葉》第四折:“不然,那兵荒馬亂,定然遭驅(qū)被擄。” |
貧賤不能移 | 戰(zhàn)國·鄒·孟軻《孟子·滕文公下》:“富貴不能淫,貧賤不能移,威武不能屈,此之謂大丈夫。” |
反治其身 | |
穩(wěn)操勝券 | 西漢 司馬遷《史記 平原君傳》:“且虞卿操其兩權(quán),事成,操右券以責(zé)。” |
安眉帶眼 | 明 施耐庵《水滸傳》第28回:“你也是安眉帶眼的人,直須要我開口說。” |
發(fā)號施令 | 《尚書 冏命》:“發(fā)號施令,罔有不臧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