屏氣吞聲的成語故事

拼音píng qì tūn shēng
基本解釋猶言忍氣吞聲。
出處明·凌濛初《二刻拍案驚奇》第39卷:“貧兒屏氣吞聲,蹲踞墻外,又被群狗嚎吠。”
暫未找到成語屏氣吞聲 的典故!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※ 與(屏氣吞聲)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成語 | 歷史出處 |
---|---|
舉例發凡 | 晉 杜預《<春秋經傳集解>序》:“其發凡以言例,皆經國之常制。” |
醋海翻波 | |
喜笑顏開 | 明 馮夢龍《醒世恒言》:“又行了兩日,方到常山,徑入府中,拜謁顏太守。故人相見,喜笑顏開?!?/td> |
力所能及 | 唐 裴铏《傳奇 韋自東》:“殿于宏壯,林泉甚佳,蓋唐開元中萬回師弟子之所建也;似驅役鬼工,非人力所能及。” |
知無不言,言無不聽 | 清·夏敬渠《野叟曝言》第49回:“此時素臣正在得君,真個知無不言,言無不聽。旬月之內,把在京在外貪官污吏參劾殆盡。” |
火樹銀花 | 唐 蘇味道《正月十五夜》詩:“火樹銀花合,星橋鐵鎖開。” |
秋水伊人 | 《詩經 秦風 蒹葭》:“蒹葭蒼蒼,白露為霜;所謂伊人,在水一方。” |
長江后浪推前浪 | 元 王子一《誤入桃源》第二折:“水呵抵多少長江后浪推前浪,花呵早則一片西飛一片東,歲月匆匆。 |
無時無刻 | 明 凌濛初《初刻拍案驚奇》:“自是行忘止,食忘餐,卻像掉了一件東西的,無時無刻不在心上?!?/td> |
兵荒馬亂 | 明 李唐賓《梧桐葉》第四折:“不然,那兵荒馬亂,定然遭驅被擄?!?/td>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