革舊鼎新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同“革故鼎新”。
出處明·李贄《代深有告文》之二:“切以誦經者,所以明心見性,禮懺者,所以革舊鼎新。”
例子是故社會上種種之積弊,使女子而有革舊鼎新之志焉。柳隅《〈留日女學會雜志〉題辭》
基礎信息
拼音gé jiù dǐng xīn
注音ㄍㄜˊ ㄐ一ㄡˋ ㄉ一ㄥˇ ㄒ一ㄣ
繁體革舊鼎新
感情革舊鼎新是中性詞。
用法作謂語、賓語、定語;用于處事。
近義詞革舊維新、革舊從新
反義詞一成不變
英語drop old habits and reform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勤儉節約(意思解釋)
- 釋車下走(意思解釋)
- 失魂喪膽(意思解釋)
- 匡亂反正(意思解釋)
- 逢人只說三分話(意思解釋)
- 以權謀私(意思解釋)
- 臨危受命(意思解釋)
- 流離顛沛(意思解釋)
- 牝雞司晨(意思解釋)
- 進道若退(意思解釋)
- 歸馬放牛(意思解釋)
- 驚鴻艷影(意思解釋)
- 離弦走板(意思解釋)
- 吳下阿蒙(意思解釋)
- 死不開口(意思解釋)
- 指手劃腳(意思解釋)
- 風虎云龍(意思解釋)
- 風聲鶴唳(意思解釋)
- 目無全牛(意思解釋)
- 叫苦連天(意思解釋)
- 穩如泰山(意思解釋)
- 胡支扯葉(意思解釋)
- 屢試不爽(意思解釋)
- 時運亨通(意思解釋)
- 坐懷不亂(意思解釋)
- 心小志大(意思解釋)
- 霜露之悲(意思解釋)
- 叫苦不迭(意思解釋)
※ 革舊鼎新的意思解釋、革舊鼎新是什么意思由萬詞庫-專業的漢語詞典與文學資料庫提供。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麻痹大意 | 麻痹:一種病態;身體某部分肢體失去知覺。比喻對事物現象不經心;失去警覺;粗心大意。 |
犬馬戀主 | 喻臣下眷懷君上。 |
知無不言,言無不聽 | 說的人,凡是知道的無不說出,聽的人,沒有一句話不接受。 |
鼠憑社貴 | 老鼠把窩做在土地廟下面,使人不敢去挖掘。比喻壞人仗勢欺人。 |
鬼爛神焦 | 形容火災慘烈,眾多的人被燒死。 |
空谷傳聲 | 谷:山谷。人在山谷中發出音響;立即可以聽到回聲。比喻很快有所反響。 |
玉卮無當 | 卮:古代盛酒的器皿;當:底。玉杯沒有底。后比喻事物華麗而不合實用。 |
學而不厭 | 學習總感到不滿足。形容好學。厭:滿足。 |
通都大邑 | 都:都市;邑:城。四通八達的大都會、大城市。 |
有權有勢 | 勢:地位和權力。既有權力,又有地位。 |
巧上加巧 | 指一時湊巧或指人更加靈巧。 |
挖空心思 | 形容費盡心計;想盡一切辦法。 |
氣象萬千 | 氣象:景象;萬千:泛指極多。形容景象或事物壯麗而多變化。 |
鴻儒碩學 | 鴻儒:大儒;碩學:有很多學問的人。泛指學識淵博、造詣很深的學者。 |
纏綿悱惻 | 纏綿:情感縈繞而不能解脫;悱惻:悲苦。形容心情悲苦;無法排遣。后也指詩文情調凄愴而婉轉。也作“悱惻纏綿”。 |
兄弟鬩墻,外御其侮 | 鬩:爭吵;墻:門屏;御:抵御。兄弟們雖然在家里爭吵,但一致抵御外人的欺侮。比喻內部雖有分歧,但能一致對外。 |
棋逢敵手,將遇良才 | 逢:遭遇,遇見。比喻交戰或競技的雙方本領相當,不相上下。 |
龍爭虎斗 | 龍與虎之間的爭斗。形容斗爭或競賽十分激烈緊張。 |
樹欲靜而風不止 | 樹要靜止,風卻不停地刮著。比喻事物的客觀存在和發展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。 |
大腹便便 | 便便:肥胖的樣子。肚子又大又肥。形容人長得非常肥胖。多指腹內空虛而言。現也多用形容不勞而獲的人。 |
便還就孤 | 就撤回到我這里.。 |
滿園春色 | 整個園子里一片春天的景色。比喻欣欣向榮的景象。 |
一鼓作氣 | 一鼓:第一次擊鼓;作:振作;氣:士氣。作戰時第一次敲鼓可以鼓起戰士的銳氣。比喻趁勁足時一下子把事情完成。 |
風虎云龍 | 虎嘯生風,龍起生云。指同類事物相互感應。舊時也比喻圣主得賢臣,賢臣遇明君。 |
分工合作 | 眾人各司其責,共同從事工作。 |
遺世絕俗 | 遺世:遺棄世間之事。脫離社會獨立生活,不跟任何人往來。 |
皮笑肉不笑 | 極其不自然地裝出一副笑臉。形容虛偽或心懷惡意的樣子。 |
香火姻緣 | 香和燈火都用于供佛,因此佛教稱彼此意志相投為“香火因緣”。《北史·陸法和傳》:“法和是求佛之人,尚不希釋梵天王坐處,豈規王位?但于空王佛所,與主上有香火因緣,且主上應有報至,故救援耳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