負固不服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依恃險阻而不臣服。
出處《周禮夏官大司馬》:“野荒民散則削之,負固不服則侵之。”鄭玄注:“負,猶恃也,固,險可依以固者也;不服,不事大也。”
例子張維等今被大兵圍困,負固不服。《水滸傳》第九九回
基礎信息
拼音fù gù bù fú
注音ㄈㄨˋ ㄍㄨˋ ㄅㄨˋ ㄈㄨˊ
繁體負固不服
感情負固不服是中性詞。
用法作謂語、定語;用于書面語。
近義詞負固不賓、負固不悛
英語Trusting in the defences,they will not submit.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分道揚鑣(意思解釋)
- 放牛歸馬(意思解釋)
- 路遙知馬力,日久見人心(意思解釋)
- 一時一刻(意思解釋)
- 青山綠水(意思解釋)
- 過五關,斬六將(意思解釋)
- 蠢蠢欲動(意思解釋)
- 二八佳人(意思解釋)
- 鴻鵠將至(意思解釋)
- 化鴟為鳳(意思解釋)
- 之死靡二(意思解釋)
- 指天誓日(意思解釋)
- 儉以養德(意思解釋)
- 粗服亂頭(意思解釋)
- 風急浪高(意思解釋)
- 流里流氣(意思解釋)
- 動魄驚心(意思解釋)
- 面有難色(意思解釋)
- 共為唇齒(意思解釋)
- 孜孜不倦(意思解釋)
- 白云蒼狗(意思解釋)
- 屢試不爽(意思解釋)
- 過門不入(意思解釋)
- 一剎那(意思解釋)
- 黃鐘毀棄(意思解釋)
- 叫苦不迭(意思解釋)
- 色厲內荏(意思解釋)
- 望塵靡及(意思解釋)
※ 負固不服的意思解釋、負固不服是什么意思由萬詞庫-專業的漢語詞典與文學資料庫提供。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迷而不反 | 迷路后不知回來。比喻犯了錯誤不知改正。 |
大有可為 | 事情很值得做;很有開拓或發展有前途。 |
冷若冰霜 | 若:好像。冷得像冰霜一樣。比喻對人對事十分冷淡;沒有一絲熱情。有時也指面目或態度嚴厲;使人無法靠近。 |
僧多粥少 | 和尚多,而供和尚喝的粥少。比喻物少人多,不夠分配。 |
取長補短 | 吸取別人的長處;來彌補自己的不足之處。 |
患難與共 | 患難:危險艱苦的環境;與共:在一起。指在不利處境中共同承擔災難和困苦。 |
照葫蘆畫瓢 | 比喻照著樣子模仿。 |
仁義道德 | 泛指舊時鼓吹的道德規范。 |
拋磚引玉 | 拋出磚頭;引來白玉。比喻用粗淺的、不成熟的意見或文章;引出別人高明的、或熟的意見或作品。常用作謙詞。 |
過而能改 | 有了錯誤就能改正。 |
安眉帶眼 | 長了眉毛,有了眼睛。意思是同樣是一個人。 |
偃旗息鼓 | 偃:放倒;息:停止。原指秘密行軍;不暴露目標。后用以指休戰或不聲不響停止行動。 |
自命不凡 | 自稱自己不平常(凡:平凡;平常)。形容自高。 |
禍國誤民 | 禍:禍害;誤:誤導,耽誤。指危害國家,誤導人民。 |
進讒害賢 | 讒:讒言,說他人的壞話;賢:賢良,指好人。說壞話,陷害好人。 |
鈿合金釵 | 鈿盒和金釵,相傳為唐玄宗與楊貴妃定情之信物。泛指情人之間的信物。 |
只要功夫深,鐵杵磨成針 | 諺語。比喻只要有決心,肯下功夫,多么難的事也能做成功。 |
將奪固與 | 要想得到,必先給予。固,同“姑”。 |
安閑自得 | 自得:自己感到舒適。安靜清閑,感到非常舒適。 |
捫心自問 | 捫:按;摸;心:胸口。摸著胸口;自己問自己。指自我反思;醒悟。 |
鮮血淋漓 | 淋漓:不停往下滴落的樣子。形容鮮血流淌不止。 |
春寒料峭 | 料峭:形容初春的微寒。形容早春微帶寒意;刺入肌骨。也作“料峭輕寒”、“料峭春寒”。 |
過門不入 | 經過家門而不回家。形容忠于職守,公而忘私。 |
眾口鑠金,積毀銷骨 | 鑠金:熔化金屬;積毀:積累的毀謗;銷骨:熔化骨頭。眾人的言論能夠熔化金屬,紛紛而來的毀謗足以致人于死地。比喻輿論力量的強大。 |
祝哽祝噎 | 祝:禱祝;哽、噎:食物堵住食道。古代帝王敬老、養老的表示:請年老致仕者飲酒吃飯,設置專人禱祝他們不哽不噎。 |
滿面春風 | 春風:春天溫暖的風。本指春風拂面;溫暖宜人。現指心情喜悅;滿臉笑容。也用以形容和藹熱情的面容。 |
洗耳恭聽 | 洗耳:擦洗耳朵;比喻很重視聽對方說話;恭:恭敬地。洗干凈耳朵恭恭敬敬聽別人講話。請人講話時的客氣話。指專心地聽。 |
豐功偉績 | 豐:多;偉:大;顯赫。偉大的功勛和成就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