東海撈針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從大海底下撈取一根針,形容非常難達到目的。
出處元 柯丹丘《荊釵記 誤訃》:“兒,此生休想同衾枕,要相逢除非東海撈針。”
例子明·胡文煥《群音類選·四德記·待主償金》:“你真有幸,遇大德。若是僥幸貪夫,一似東海撈針,怎得。”
基礎信息
拼音dōng hǎi lāo zhēn
注音ㄉㄨㄥ ㄏㄞˇ ㄌㄠ ㄓㄣ
繁體東海撈針
感情東海撈針是中性詞。
用法作賓語、定語;指事情難辦。
近義詞大海撈針
英語look for a needle in a bottle of hay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經史子集(意思解釋)
- 順口溜(意思解釋)
- 大惑不解(意思解釋)
- 無法無天(意思解釋)
- 視微知著(意思解釋)
- 蝶粉蜂黃(意思解釋)
- 夫唱婦隨(意思解釋)
- 苦口之藥(意思解釋)
- 促膝談心(意思解釋)
- 空口無憑(意思解釋)
- 離弦走板(意思解釋)
- 主明臣直(意思解釋)
- 目不斜視(意思解釋)
- 國泰民安(意思解釋)
- 風急浪高(意思解釋)
- 三十三天(意思解釋)
- 半夜三更(意思解釋)
- 畫地為牢,議不入(意思解釋)
- 摧身碎首(意思解釋)
- 錯落有致(意思解釋)
- 清風勁節(意思解釋)
- 前仆后繼(意思解釋)
- 駕輕就熟(意思解釋)
- 精明強干(意思解釋)
- 悲不自勝(意思解釋)
- 三十六計,走為上計(意思解釋)
- 轟轟烈烈(意思解釋)
- 馳魂宕魄(意思解釋)
※ 東海撈針的意思解釋、東海撈針是什么意思由萬詞庫-專業的漢語詞典與文學資料庫提供。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混淆是非 | 把對的說成錯的;把錯的說成對的。比喻故意制造混亂;使是非不清。 |
日月合壁 | 日月同時上升,出現于陰歷的朔日。古人以為是國家的瑞兆。 |
革風易俗 | 改變風氣和習俗。 |
過了這個村,沒這個店 | 比喻機會難得,機不可失。 |
過五關,斬六將 | 比喻克服重重困難。 |
歇斯底里 | 情緒異常激動,舉止失常。 |
揮霍無度 | 任意花錢沒有節制。揮霍;亦作“揮攉”。搖手稱揮;反手稱攉。引申為任意花錢。度:限度。 |
外圓內方 | 形容外表隨和;內里剛直。圓:圓通;方:方正。 |
活蹦亂跳 | 歡蹦亂跳。 |
斗唇合舌 | 猶言耍嘴皮子,賣弄口才。 |
不分青紅皂白 | 比喻不分是非,不問情由。 |
仁義道德 | 泛指舊時鼓吹的道德規范。 |
心直口快 | 性情直爽;有話就說。直:直爽。 |
苦口之藥 | 苦口:口味苦。有療效的藥往往味苦難吃。比喻尖銳的批評,聽起來覺得不舒服,但對改正錯誤很有好處。 |
敲詐勒索 | 依仗權勢或抓住別人的把柄;采取威脅手段索取錢財。 |
拔茅連茹 | 茅:白茅,一種多年生的草;茹:植物根部互相牽連的樣子。比喻互相推薦,用一個人就連帶引進許多人。 |
無關緊要 | 緊要:急切的,重要的。不重要,不會影響大局。 |
羽旄之美 | 裝飾著羽毛的旗子飄動的狀觀景象。 |
峨峨洋洋 | 本用以形容音樂高亢奔放。后亦用以形容歡樂之態。語本《列子·湯問》:“伯牙善鼓琴,鍾子期善聽。伯牙鼓琴,志在高山,鍾子期曰:‘善哉!峨峨兮若泰山。’志在流水,鍾子期曰:‘善哉!洋洋兮若江河。’” |
錯落有致 | 致:別致;有情趣;錯落:參差交錯;致:情趣。形容事物的布局雖然參差不齊;但卻極有情趣;使人看了有好感。 |
聰明反被聰明誤 | 自以為聰明反而被聰明耽誤或妨害了。 |
輕重緩急 | 緩:慢;不急。指各種事情中有主要和次要的;有急于要辦的和可以慢一點辦的。 |
苦口婆心 | 苦口:不厭其煩地反復勸說與開導;婆心:老婆婆的心腸;指好意、善意。好心好意;不厭其煩地勸說或開導。形容耐心懇切地再三規勸。 |
草滿囹圄 | 監獄里長滿了草。比喻政治清明,犯罪的人極少。 |
無計可施 | 施:施展。沒有什么計謀可以施展。指一點辦法也沒有。 |
東道主 | 泛指接待或宴客的主人。 |
面授機宜 | 面:當面;授:教;傳授;機宜:適應時機的對策、辦法。當面教給應采取的機密的對策或措施。 |
群山四應 | 應:應和。四面群山紛紛響應。比喻一聲號召,人們群起響應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