鼎足之勢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比喻三方面并立的局面。
出處晉 孫楚《為石仲容與孫皓書》:“自謂三分鼎足之勢。可以與泰山共相始終。”
例子三國時期,魏、蜀、吳各據一方,形成鼎足之勢。
基礎信息
拼音dǐng zú zhī shì
注音ㄉ一ㄥˇ ㄗㄨˊ ㄓ ㄕˋ
繁體鼎足之勢
感情鼎足之勢是中性詞。
用法偏正式;作賓語;指三方面相持。
近義詞鼎足而立
英語a situation of tripartite confrontation
俄語противостояние трёх сил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胡作非為(意思解釋)
- 吉星高照(意思解釋)
- 卬首信眉(意思解釋)
- 前因后果(意思解釋)
- 長江后浪推前浪(意思解釋)
- 壓歲錢(意思解釋)
- 頓挫抑揚(意思解釋)
- 同心合力(意思解釋)
- 昂藏七尺(意思解釋)
- 度己失期(意思解釋)
- 珍樓寶屋(意思解釋)
- 風情月意(意思解釋)
- 刻不容緩(意思解釋)
- 兵戎相見(意思解釋)
- 打退堂鼓(意思解釋)
- 不可告人(意思解釋)
- 汲汲顧影(意思解釋)
- 剛愎自用(意思解釋)
- 叫苦不迭(意思解釋)
- 驕傲自滿(意思解釋)
- 半新不舊(意思解釋)
- 張徨失措(意思解釋)
- 長他人志氣,滅自己威風(意思解釋)
- 超凡入圣(意思解釋)
- 一彈指頃(意思解釋)
- 云游天下(意思解釋)
- 梟首示眾(意思解釋)
- 古為今用(意思解釋)
※ 鼎足之勢的意思解釋、鼎足之勢是什么意思由萬詞庫-專業(yè)的漢語詞典與文學資料庫提供。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積不相能 | 積:積久而成的;能:親善。指一向不和睦。 |
風言影語 | 捕風捉影的話語。 |
趁火打劫 | 趁:利用;乘機;劫:搶劫。趁人家失火的時候去搶人家的東西。比喻趁別人處在危難時刻從中撈一把或趁機害人。也作“乘火打劫”。 |
謳功頌德 | 謳:歌頌,贊美。指贊美功績,歌頌恩德。 |
靡所底止 | 謂沒有止境。 |
說一不二 | 指說話算數;說了就不更改。 |
窮家富路 | 指居家應節(jié)儉,出門則要多帶盤纏,免遭困窘。 |
千錘打鑼,一錘定音 | 比喻在眾說紛紜的情況下發(fā)表決定性的意見。 |
寸步不離 | 寸步:極短的距離。一步也不離開。①形容兩個人總是在一起;感情很融洽。②指距離很近;不離前后左右。 |
繩鋸木斷 | 拉繩作鋸;也能鋸斷木頭。比喻力量雖小;條件雖差;只要堅持不懈地去做;就能把難辦的事做成。 |
皮開肉綻 | 綻:裂開。皮肉都裂開。形容被毆打得傷勢極重。 |
快心滿志 | 見“快心遂意”。 |
不卑不亢 | 卑:自卑;亢:高傲。既不自卑;也不高傲。也作“不亢不卑”。 |
倒冠落佩 | 冠:帽子;佩:佩玉。這里指官服。脫下帽子,摘去佩玉。形容辭官還鄉(xiāng)。 |
望而生畏 | 看著就害怕。生畏:害怕。 |
氣象萬千 | 氣象:景象;萬千:泛指極多。形容景象或事物壯麗而多變化。 |
黑不溜秋 | 形容黑得很難看。 |
作壁上觀 | 壁:壁壘;營寨周圍的高墻。在壁壘上觀看別人交戰(zhàn)。比喻從旁觀望;置身事外。 |
女扮男裝 | 女子穿上男裝,打扮成男子的模樣。 |
文山會海 | 形容文件會議多得泛濫成災。 |
古里古怪 | 怪異、奇特。 |
綠林強盜 | 指山林的強盜。 |
妙語連珠 | 連珠:串珠;像珠子一樣一個接一個串接著。巧妙風趣的話一個接一個。 |
雞口牛后 | 寧愿做小而潔的雞嘴,而不愿做大而臭的牛肛門。比喻寧在局面小的地方自主,不愿在局面大的地方聽人支配。 |
離本趣末 | 趣:通“趨”,趨向。丟掉根本,追逐末節(jié) |
精明強干 | 精細聰明;善于辦事。也作“精明能干”。 |
歐風美雨 | 比喻來自歐美的思想文化等方面的侵襲。 |
暴露無遺 | 暴露:顯露;顯現;遺:遺漏。全部、徹底地暴露了出來;沒有絲毫遺漏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