道無拾遺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同“道不拾遺”。
出處《東觀漢記·光武帝紀》:“商賈重寶,單車露宿,牛馬放牧,道無拾遺。”
例子自是內部肅然不言,咸稱其有神,道無拾遺。《隋書·藝術傳·韋鼎》
基礎信息
拼音dào wú shí yí
注音ㄉㄠˋ ㄨˊ ㄕˊ 一ˊ
繁體道無拾遺
感情道無拾遺是中性詞。
用法作謂語、定語、狀語;指好的社會風氣。
近義詞道不拾遺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落落大方(意思解釋)
- 上天無路,入地無門(意思解釋)
- 疑鄰盜斧(意思解釋)
- 直截了當(意思解釋)
- 二八佳人(意思解釋)
- 玩世不恭(意思解釋)
- 勞民傷財(意思解釋)
- 秣馬厲兵(意思解釋)
- 白日見鬼(意思解釋)
- 鳳毛麟角(意思解釋)
- 時易世變(意思解釋)
- 促膝談心(意思解釋)
- 囊螢照雪(意思解釋)
- 不翼而飛(意思解釋)
- 百無一是(意思解釋)
- 目眩心花(意思解釋)
- 光前裕后(意思解釋)
- 敢不承命(意思解釋)
- 白首之心(意思解釋)
- 春去冬來(意思解釋)
- 熱氣騰騰(意思解釋)
- 進進出出(意思解釋)
- 歡聚一堂(意思解釋)
- 紛紅駭綠(意思解釋)
- 聰明伶俐(意思解釋)
- 辭喻橫生(意思解釋)
- 西學東漸(意思解釋)
- 口是心非(意思解釋)
※ 道無拾遺的意思解釋、道無拾遺是什么意思由萬詞庫-專業(yè)的漢語詞典與文學資料庫提供。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改俗遷風 | 遷:改。改變風俗習氣。 |
天經地義 | 經:道;原則;義:正理。絕對正確;不能改變的道理。比喻理所當然;不可置疑。 |
窮年累世 | 形容時間長久。 |
野心勃勃 | 野心:指攫取名利、地位、地盤等的欲望;勃勃:旺盛的樣子。形容野心很大。 |
窮家富路 | 指居家應節(jié)儉,出門則要多帶盤纏,免遭困窘。 |
照葫蘆畫瓢 | 比喻照著樣子模仿。 |
和風細雨 | 溫和的風和細小的雨。本指自然現(xiàn)象;現(xiàn)多指用和緩的態(tài)度和方式處理問題。 |
拉大旗作虎皮 | 比喻打著革命的旗號來嚇唬人、蒙騙人。 |
正人君子 | 舊時指正直;有道德的人物。現(xiàn)多用來諷刺假裝正經的人。 |
專心一志 | 形容一心一意,集中精力。 |
拔茅連茹 | 茅:白茅,一種多年生的草;茹:植物根部互相牽連的樣子。比喻互相推薦,用一個人就連帶引進許多人。 |
海水不可斗量 | 斗:量器。指海水的多少不可能以斗所能計量的。常與“人不可貌相”連用;比喻不能憑人的相貌或現(xiàn)狀來測量他的品格、才能或未來。 |
婆婆媽媽 | 形容人動作瑣細,言語羅唆。也形容人感情脆弱。 |
風急浪高 | 形容風浪很大。 |
斷章截句 | 不顧上下文義,截取文章的一段或一句,而彎曲原意。斷、截:割裂。 |
顯親揚名 | 顯:使顯赫;揚:傳揚。使父母宗族顯耀;張揚自己的聲譽。指中舉、立功、做官的榮耀。 |
前赴后繼 | 赴:奔赴。前面的沖上去了;后面的緊跟上來。形容不斷投入戰(zhàn)斗;奮勇沖殺向前。 |
別有用心 | 用心:存心;打算。心中另有打算。現(xiàn)多指心里打著壞主意。 |
避俗趨新 | 避:舍棄;趨:奔赴,趨向。指舍棄舊俗而追求新潮。 |
高山仰止,景行行止 | 高山:比喻高尚的品德;止:語助詞;景行:大路,比喻行為正大光明。仰望著高山,效法著大德。比喻對高尚的品德的仰慕。 |
主人翁 | 當家作主的人。 |
轉彎磨角 | 見“轉彎抹角”。 |
餓殍滿道 | 殍:餓死的人。滿路都是因饑餓而死的人的尸體。形容饑荒災禍嚴重,人民大量死于饑寒的慘狀。 |
忠果正直 | 忠誠果斷,持正剛直。 |
變化無方 | 方:方向,引申為準則。善于變化沒有固定的方向或程式。形容行動不因循守舊,變化多端。 |
井中視星 | 從井里看天上的星星。比喻眼光短淺,見識狹隘。 |
音容如在 | 聲音和容貌仿佛還在。形容對死者的想念。同“音容宛在”。 |
綱舉目張 | 綱;魚網上的總繩;比喻事物的主干部分。目:網眼;比喻事物的從屬部分。比喻抓住事物的關鍵;就可以帶動其他環(huán)節(jié)。也比喻條理分明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