蹈厲發(fā)揚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蹈厲:踏地猛厲;發(fā)揚:奮發(fā)。比喻奮勇直前。
出處西漢·戴圣《禮記·樂記》:“發(fā)揚蹈厲,大公之志也。”
例子清·沈德潛《說詩晬語》下卷:“梅圣俞,蘇子美起而矯之,盡翻科臼,蹈厲發(fā)揚,才力體制,非不高于前人。”
基礎信息
拼音dǎo lì fā yáng
注音ㄉㄠˇ ㄌ一ˋ ㄈㄚ 一ㄤˊ
繁體蹈厲發(fā)揚
感情蹈厲發(fā)揚是中性詞。
用法作謂語;指人的行動。
近義詞蹈厲奮發(fā)
英語be full of spirit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突飛猛進(意思解釋)
- 輕而易舉(意思解釋)
- 識文斷字(意思解釋)
- 節(jié)用裕民(意思解釋)
- 鋪張浪費(意思解釋)
- 鐵郭金城(意思解釋)
- 引鬼上門(意思解釋)
- 見多識廣(意思解釋)
- 鬼爛神焦(意思解釋)
- 躡手躡腳(意思解釋)
- 到此為止(意思解釋)
- 自食其果(意思解釋)
- 閉關(guān)自守(意思解釋)
- 路無拾遺(意思解釋)
- 時至運來(意思解釋)
- 生死有命(意思解釋)
- 分路揚鑣(意思解釋)
- 妻兒老少(意思解釋)
- 懸石程書(意思解釋)
- 文山會海(意思解釋)
- 令人作嘔(意思解釋)
- 惡醉強酒(意思解釋)
- 勝友如云(意思解釋)
- 面有難色(意思解釋)
- 地丑德齊(意思解釋)
- 唯利是圖(意思解釋)
- 過甚其詞(意思解釋)
- 歲寒三友(意思解釋)
※ 蹈厲發(fā)揚的意思解釋、蹈厲發(fā)揚是什么意思由萬詞庫-專業(yè)的漢語詞典與文學資料庫提供。
相關(guān)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重整旗鼓 | 重:重戰(zhàn);整:整頓;整治;旗鼓:古代作戰(zhàn)時用來發(fā)號令的旌旗和戰(zhàn)鼓;用以代表軍事力量。比喻失敗或受挫后;重新整頓組織力量;準備再干。也作“重振旗鼓”。 |
坐薪懸膽 | 坐臥在柴草上,懸膽嘗其味。比喻刻苦自勵,奮發(fā)圖強。 |
逆道亂常 | 指違背道德綱常。 |
支支吾吾 | 亦作“支支梧梧”。謂說話吞吞吐吐,含混躲閃。 |
戒驕戒躁 | 戒:警惕;防備;躁:性急;警惕驕傲;防備急躁。 |
氣充志驕 | 謂心滿意得,驕傲自大。 |
意氣風發(fā) | 意氣:意志和氣概;風發(fā):形容俊偉豪邁。形容氣概豪邁;精神振奮。 |
年少無知 | 年紀小,不懂事。 |
止沸益薪 | 謂本欲止水沸騰,卻反而在鍋下加柴。喻所做與本來愿望相反。 |
以身試法 | 身:親身;指生命;試:嘗試;法:法律;刑法。拿性命去嘗試法律。 |
十全大補 | 藥名。含有十種名貴的滋補藥物。比喻某項方案或方法對事情有巨大補益。 |
通都大邑 | 都:都市;邑:城。四通八達的大都會、大城市。 |
姹紫嫣紅 | 姹:美麗;嫣:妖艷;美好。形容各色的美麗花朵爭相斗妍。也作“嫣紅姹紫”。 |
折臂三公 | 晉代的羊枯,曾墜馬折斷手臂,官至三公。指貴官墮馬。 |
燕雀安知鴻鵠志 | 鴻鵠:天鵝。比喻庸俗的人不能理解志向遠大者的抱負。 |
酒能亂性 | 喝多酒能夠使人不能自控,就會淫亂。 |
禍國誤民 | 禍:禍害;誤:誤導,耽誤。指危害國家,誤導人民。 |
一鼻子灰 | 比喻碰壁或受斥責。《紅樓夢》五五回:“幸而平姐姐在這里,沒得臊一鼻子灰,趁早知會他們?nèi)ァ!?/td> |
龍爭虎斗 | 龍與虎之間的爭斗。形容斗爭或競賽十分激烈緊張。 |
室邇?nèi)诉b | 見“室邇?nèi)诉h”。 |
平生不作虧心事,夜半敲門不吃驚 | 平生:有生以來;虧心:違背良心。從來沒有干過違背良心的事,即使夜半人敲門也不吃驚。形容為人處事光明正大,心地坦然。 |
度德量力 | 度:衡量。衡量自己的品德;估計自己的能力。指辦事要充分考慮自己的威信和力量。 |
粉墨登場 | 粉墨:搽臉和畫眉的化妝品。指化裝后登臺演戲。比喻喬裝打扮一番;登上政治舞臺。也比喻在社會生活中扮演角色;像演戲一樣活動。 |
卑鄙齷齪 | 齷齪:骯臟。品行惡劣下流。 |
春寒料峭 | 料峭:形容初春的微寒。形容早春微帶寒意;刺入肌骨。也作“料峭輕寒”、“料峭春寒”。 |
性命攸關(guān) | 攸:所。形容事關(guān)重大,非常緊要 |
不問青紅皂白 | 比喻不分是非,不問情由。 |
高山仰止,景行行止 | 高山:比喻高尚的品德;止:語助詞;景行:大路,比喻行為正大光明。仰望著高山,效法著大德。比喻對高尚的品德的仰慕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