待時而舉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待:等待;舉:行動。等待有利時機再采取行動。
出處明·馮夢龍《東周列國志》第69回:“寡君知天運之盛衰,達時務之機變,所以養兵練將,待時而舉。”
基礎信息
拼音dài shí ér jǔ
注音ㄉㄞˋ ㄕˊ ㄦˊ ㄐㄨˇ
繁體待時而舉
感情待時而舉是中性詞。
用法作謂語;指等待時機然后行動。
近義詞待時而動
英語wait for the right time to take action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圓顱方趾(意思解釋)
- 一本正經(意思解釋)
- 訓練有素(意思解釋)
- 狐死首丘(意思解釋)
- 起兵動眾(意思解釋)
- 心灰意冷(意思解釋)
- 山雨欲來風滿樓(意思解釋)
- 舉重若輕(意思解釋)
- 懸崖勒馬(意思解釋)
- 庖丁解牛(意思解釋)
- 歸十歸一(意思解釋)
- 刀光劍影(意思解釋)
- 永垂不朽(意思解釋)
- 絆腳石(意思解釋)
- 討價還價(意思解釋)
- 女生外向(意思解釋)
- 摧身碎首(意思解釋)
- 分工合作(意思解釋)
- 平生不作虧心事,夜半敲門不吃驚(意思解釋)
- 風聲鶴唳(意思解釋)
- 唇槍舌劍(意思解釋)
- 當頭棒喝(意思解釋)
- 風風雨雨(意思解釋)
- 諸如此類(意思解釋)
- 寥寥無幾(意思解釋)
- 竹籃打水一場空(意思解釋)
- 如火如荼(意思解釋)
- 可有可無(意思解釋)
※ 待時而舉的意思解釋、待時而舉是什么意思由萬詞庫-專業的漢語詞典與文學資料庫提供。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支支吾吾 | 亦作“支支梧梧”。謂說話吞吞吐吐,含混躲閃。 |
旦夕之間 | 旦:早晨。夕:晚上。早晚之間,形容在很短時間內。 |
滿腹經綸 | 腹:肚子;經綸:理出絲緒叫經;編絲成繩叫綸。引申為人的才學、本領、謀略等。形容很有學問和才能。 |
兵荒馬亂 | 兵、馬:指戰爭;荒:荒亂。指社會秩序極端不安定。形容戰時社會動蕩不安;混亂的情景。 |
酒能亂性 | 喝多酒能夠使人不能自控,就會淫亂。 |
飯囊酒甕 | 比喻只會吃飯喝酒,不會做事的人。 |
將伯之呼 | 指求人幫助。 |
黃耳傳書 | 黃耳:犬名;書:書信。黃犬為主人往返傳書。后比喻傳遞家信。 |
斗水活鱗 | 語本《莊子·外物》:“周昨來,有中道而呼者。周顧視車轍中,有鮒魚焉。周問之曰:‘鮒魚來!子何為者邪?’對曰:‘我,東海之波臣也。君豈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?’”后因以“斗水活鱗”比喻得到微薄的資助而解救眼前的危急。 |
休戚是同 | 休:歡樂,吉慶;戚:憂愁;是:語助詞。彼此間的憂樂和禍福共同承擔。形容關系密切,同甘共苦。 |
通今達古 | 同“通今博古”。 |
空話連篇 | 連篇:整篇。整篇都是空話,缺乏具體內容。 |
牽腸掛肚 | 牽扯感情的事情在心頭纏繞。形容非常掛念;不放心。 |
汗馬功勞 | 汗馬:戰馬奔馳出汗。指將士立下戰功。后指對事業的辛勤貢獻。 |
精明強干 | 精細聰明;善于辦事。也作“精明能干”。 |
望塵靡及 | 見“望塵莫及”。 |
惹是生非 | 惹:引起。非:事端。招惹是非;引爭事端。 |
辭喻橫生 | 橫生:橫逸而出。言辭生動,橫逸而出。 |
頭上末下 | 第一次,初次。 |
致知格物 | 致知:獲得知識;格物:推究事理。獲得知識,推究事物的原理。 |
腹心相照 | 腹心:內心;照:映照,見。以真心相見。比喻彼此很知心,達到心心相印的程度。 |
牛衣對泣 | 睡在牛衣里,相對哭泣。形容夫妻共同過著窮困的生活。 |
始終一貫 | 自始至終都一樣。 |
暗香疏影 | 暗香:淡淡的香氣;疏影:稀疏的影子。梅花的香味和姿態。指稱梅花。 |
破釜沉舟 | 釜:古代的一種鍋;舟:船。砸碎鍋子;鑿沉船只。比喻戰斗到底。 |
隨俗雅化 | 隨著時俗風尚恰到好處地改變裝飾。 |
一網打盡 | 比喻一個不漏地全部抓住或徹底肅清。 |
桃花運 | 指男子得到女子的特別愛戀。泛指好運氣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