唇不離腮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比喻關系親近,經常待在一起。
出處明·蘭陵笑笑生《金瓶梅》第12回:“我和娘成日唇不離腮。”
例子你不去卻怎樣兒的,少不的唇不離腮,還在一處兒。(明 蘭陵笑笑生《金瓶梅詞話》第七十六回)
基礎信息
拼音chún bù lí sāi
注音ㄔㄨㄣˊ ㄅㄨˋ ㄌ一ˊ ㄙㄞ
繁體脣不離顋
感情唇不離腮是中性詞。
用法作主語、定語、賓語;比喻關系親近。
近義詞秤不離砣、公不離婆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不折不扣(意思解釋)
- 默不做聲(意思解釋)
- 長江后浪推前浪(意思解釋)
- 起兵動眾(意思解釋)
- 長夜之飲(意思解釋)
- 形神不全(意思解釋)
- 曉以大義(意思解釋)
- 夜深人靜(意思解釋)
- 惜指失掌(意思解釋)
- 和風細雨(意思解釋)
- 如法炮制(意思解釋)
- 仇人相見,分外眼紅(意思解釋)
- 投石問路(意思解釋)
- 九霄云外(意思解釋)
- 擦肩而過(意思解釋)
- 極重不反(意思解釋)
- 算盡錙銖(意思解釋)
- 半吊子(意思解釋)
- 十羊九牧(意思解釋)
- 色中餓鬼(意思解釋)
- 忠臣不事二君,貞女不更二夫(意思解釋)
- 骨肉之親(意思解釋)
- 只要功夫深,鐵杵磨成針(意思解釋)
- 迭床架屋(意思解釋)
- 胡支扯葉(意思解釋)
- 惴惴不安(意思解釋)
- 山陰道上,應接不暇(意思解釋)
- 似曾相識(意思解釋)
※ 唇不離腮的意思解釋、唇不離腮是什么意思由萬詞庫-專業的漢語詞典與文學資料庫提供。
成語接龍(順接)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幫倒忙 | 指主觀上想幫忙,實際上卻起了反作用。 |
風流才子 | 風度瀟灑,才學出眾的人。 |
大樹將軍 | 原指東漢馮異。后常指不居功自傲的將領。 |
九霄云外 | 九霄:天的最高處。比喻無限高遠的地方。 |
薄暮冥冥 | 薄暮:傍晚;太陽落山的時候;冥冥:天地昏暗。傍晚時天色昏暗。 |
快心滿志 | 見“快心遂意”。 |
唯物主義 | 認為世界就其本質來說是物質的,是不依賴于人的意識而客觀存在的,意識是物質存在在人腦中的反映的哲學觀點。 |
性急口快 | 性子急,有話就說。 |
將寡兵微 | 寡:少;兵:士兵;微:衰敗。兵少將少。形容兵力薄弱。 |
黃雀銜環 | 黃雀銜著銀環以報答恩人。指報恩。 |
吳下阿蒙 | 吳下:現江蘇長江以南;阿蒙:指呂蒙。居處吳下一隅的呂蒙。比喻人學識尚淺。 |
抱恨黃泉 | 黃泉:人死埋葬的地下,指陰間。心懷遺憾離開人世,死有遺恨。 |
匡謬正俗 | 糾正錯誤,矯正陋習。 |
斗水活鱗 | 語本《莊子·外物》:“周昨來,有中道而呼者。周顧視車轍中,有鮒魚焉。周問之曰:‘鮒魚來!子何為者邪?’對曰:‘我,東海之波臣也。君豈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?’”后因以“斗水活鱗”比喻得到微薄的資助而解救眼前的危急。 |
歌舞升平 | 邊歌邊舞;慶祝太平;有粉飾太平的意思。含貶義。升平:太平。 |
室邇人遙 | 見“室邇人遠”。 |
文治武功 | 政績和戰功。指治理國家和對外用兵都功績顯著。舊時多用為對帝王或重臣的贊譽之詞。 |
結纓伏劍 | 結纓:系上帽帶;伏劍:拔劍自刎。比喻為維護正義而獻身。 |
穩如泰山 | 穩:穩固。穩固得像泰山一樣。形容極其穩固;不可動搖。 |
生知安行 | 生來就知道天下通行的大道,從容安然地實現天下的大道。 |
千家萬戶 | 眾多人家。 |
打退堂鼓 | 退堂:指古代封建官吏坐堂問事完畢。封建官吏在退堂前;差役要打退堂鼓;表示停止辦公或審理案件結束。現比喻跟人共同做事時中途退出。也比喻遇到困難或問題時;向后退縮。 |
坐以待斃 | 待:等待;斃:死。坐著等死。指無力抗爭或不想抗爭。 |
滿面春風 | 春風:春天溫暖的風。本指春風拂面;溫暖宜人。現指心情喜悅;滿臉笑容。也用以形容和藹熱情的面容。 |
扣人心弦 | 扣:敲打。心弦:指因感動而引起共鳴的心。也作“動人心弦”。形容言論或表演深深地打動人心。 |
東道主 | 泛指接待或宴客的主人。 |
土生土長 | 當地生長的。 |
黃鐘毀棄,瓦釜雷鳴 | 黃鐘被砸爛并被拋置一邊,而把泥制的鍋敲得很響。比喻有才德的人被棄置不用,而無才德的平庸之輩卻居于高位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