躊躇滿志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躊躇:從容自得的樣子;滿:滿足;志:心意。形容心滿意足或十分得意的樣子。多指對己所得的成就十分得意。
出處莊周《莊子 養生主》:“提刀而立,為之四顧,為之躊躇滿志。”
例子這在胡景伊自然是躊躇滿志,而在尹昌衡則會義憤填膺了。(郭沫若《少年時代 黑貓》)
基礎信息
拼音chóu chú mǎn zhì
注音ㄔㄡˊ ㄔㄨˊ ㄇㄢˇ ㄓˋ
繁體躊躇滿志
正音“躊”,不能讀作“shòu”;“躇”,不能讀作“zhù”。
感情躊躇滿志是褒義詞。
用法偏正式;作謂語、定語、狀語;形容謀事成功得意的樣子。
辨形“躊”,不能寫作“籌”。
辨析躊躇滿志和“趾高氣揚”;都可形容“因得意而有點忘形”的樣子。但躊躇滿志表示“心滿意足”;是中性成語;“趾高氣揚”表示驕傲自大;是貶義成語。
近義詞心滿意足、稱心如意
反義詞垂頭喪氣、灰心喪氣
英語be self…satisfied
俄語пóлный самодовóльства
日語得意然(とくいぜん)となる
法語fier de ses succès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勞燕分飛(意思解釋)
- 挺身而出(意思解釋)
- 引鬼上門(意思解釋)
- 信及豚魚(意思解釋)
- 難以置信(意思解釋)
- 流離轉徙(意思解釋)
- 因噎廢食(意思解釋)
- 節哀順變(意思解釋)
- 語短情長(意思解釋)
- 逆來順受(意思解釋)
- 己溺己饑(意思解釋)
- 大張旗鼓(意思解釋)
- 酒能亂性(意思解釋)
- 度己失期(意思解釋)
- 專心一志(意思解釋)
- 刀耕火種(意思解釋)
- 道山學海(意思解釋)
- 共為唇齒(意思解釋)
- 古往今來(意思解釋)
- 家破人亡(意思解釋)
- 受益匪淺(意思解釋)
- 散言碎語(意思解釋)
- 屢試不爽(意思解釋)
- 密鑼緊鼓(意思解釋)
- 如出一轍(意思解釋)
- 落落寡合(意思解釋)
- 慮周藻密(意思解釋)
- 束身受命(意思解釋)
※ 躊躇滿志的意思解釋、躊躇滿志是什么意思由萬詞庫-專業的漢語詞典與文學資料庫提供。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草偃風從 | 見“風行草偃”。 |
手下留情 | 下手處理事情時;留些情面;不把事做絕。 |
剛正不阿 | 剛:剛直;直:正直;不阿:不逢迎。剛直方正而不逢迎附合。 |
謹小慎微 | 原指對微小的事物也采取謹慎小心的態度;形容非常謹慎。現指對細小的問題過分小心;流于畏縮。 |
強中自有強中手 | 比喻技藝無止境,不能自滿自大。同“強中更有強中手”。 |
新仇舊恨 | 新仇加舊恨。形容仇恨深。 |
不辱使命 | 辱:辜負,玷辱。指不辜負別人的差使。 |
蠢蠢欲動 | 蠢蠢:爬蟲蠕動的樣子。形容像蟲子一樣開始動彈。比喻敵人策劃準備進攻;或壞人準備搗亂破壞。 |
一塌糊涂 | 形容混亂或敗壞到了不可收拾的程度。 |
直截了當 | 了當:干脆;爽快。干脆爽快;不繞彎子。 |
揚幡擂鼓 | 幡:垂直的長條旗子。舞動著幡,敲打著鼓。形容熱熱鬧鬧地大事張揚。 |
一文不名 | 一文錢都沒有(名:占有)。形容非常貧困。 |
神出鬼入 | 出:出現。象神鬼那樣出沒無常。形容出沒無常,不可捉摸。后泛指行動變化迅速。 |
土木形骸 | 形骸:指人的形體。形體象土木一樣。比喻人的本來面目,不加修飾。 |
忠臣不事二君,貞女不更二夫 | 事:侍奉,服侍。忠義之臣,不奉事兩個朝代的君主;貞節的婦女,不再嫁第二個丈夫。指忠誠不二。 |
婆婆媽媽 | 形容人動作瑣細,言語羅唆。也形容人感情脆弱。 |
十惡不赦 | 十惡:舊刑律中規定的十種重罪。指罪惡極大;不可饒恕。 |
道山學海 | 道、學:學問。學識比天高比海深。形容學識淵博。 |
一鼓作氣 | 一鼓:第一次擊鼓;作:振作;氣:士氣。作戰時第一次敲鼓可以鼓起戰士的銳氣。比喻趁勁足時一下子把事情完成。 |
將功折罪 | 將:拿;用;折:抵償。用功勞來抵償罪過。 |
目無全牛 | 比喻技藝熟練到了得心應手的境界。 |
人面狗心 | ①《晉書·苻朗載記》:“朗曰:‘吏部為誰,非人面而狗心,狗面而人心兄弟者乎?’王忱丑而才慧,國寶美貌而才劣于弟,故朗云然。”后因以“人面狗心”比喻容貌美好而才學低下的人。②猶言人面獸心。 |
南征北戰,東蕩西殺 | 征:征戰;蕩:掃蕩。形容轉戰南北,奮勇殺敵。 |
膽大心小 | 形容辦事果斷,考慮周密。 |
刮目相看 | 去掉舊的看法;用新眼光看待。 |
義不容辭 | 義:道義;容:允許。辭:推辭。道義上不允許推辭。 |
魂飛天外 | 靈魂脫離軀體飛到天空之外。形容驚恐到極點。 |
河山之德 | 《詩·墉風·君子偕老》:“委委佗佗,如山如河,象服是宜”。陸德明釋文:“《韓詩》云:德之美貌”。王先謙《詩三家義集疏》:“如山凝然而重,如河淵然而深,皆以狀德容之美”。后以《河山之德》形容婦人德容之美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