閉口捕舌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猶言甕中捉鱉。比喻敵方已被控制,無法逃脫。
出處《晉書 張玄靚傳》:“旋謂基曰:‘綝擊其東,我等絕其西,不六旬,天下可定,斯閉口捕舌也。’”
例子閉口捕舌豈容遁,排山壓卵孰與爭。清·錢謙益《送馬巽傅歸會稽》詩
基礎信息
拼音bì kǒu bǔ shé
注音ㄅ一ˋ ㄎㄡˇ ㄅㄨˇ ㄕㄜˊ
繁體閉口捕舌
感情閉口捕舌是中性詞。
用法作賓語、定語;指已經控制局面。
近義詞甕中捉鱉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閎意妙指(意思解釋)
- 見風是雨(意思解釋)
- 笑罵由他笑罵,好官我自為之(意思解釋)
- 冷若冰霜(意思解釋)
- 一塌糊涂(意思解釋)
- 如臂使指(意思解釋)
- 香銷玉沉(意思解釋)
- 活蹦亂跳(意思解釋)
- 口快心直(意思解釋)
- 巧上加巧(意思解釋)
- 吃不了兜著走(意思解釋)
- 凡事預則立,不預則廢(意思解釋)
- 儉以養德(意思解釋)
- 光前裕后(意思解釋)
- 塵外孤標(意思解釋)
- 難上加難(意思解釋)
- 欺善怕惡(意思解釋)
- 孝子賢孫(意思解釋)
- 只要功夫深,鐵杵磨成針(意思解釋)
- 樹欲靜而風不止(意思解釋)
- 大腹便便(意思解釋)
- 打情賣笑(意思解釋)
- 捫心自問(意思解釋)
- 兵戎相見(意思解釋)
- 熱氣騰騰(意思解釋)
- 性命攸關(意思解釋)
- 寥寥無幾(意思解釋)
- 忘乎所以(意思解釋)
※ 閉口捕舌的意思解釋、閉口捕舌是什么意思由萬詞庫-專業的漢語詞典與文學資料庫提供。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同病相憐 | 比喻因有同樣的遭遇或痛苦而互相同情。憐:憐惜。 |
曉以大義 | 曉:使人明白。把道理對人講清楚。 |
二八佳人 | 二八:指十六歲:佳人:美女。十五六歲的美女。 |
大包大攬 | 把事情、任務等盡量兜攬過來。 |
進道若退 | 謂前進之道反若后退。 |
安眉帶眼 | 長了眉毛,有了眼睛。意思是同樣是一個人。 |
主明臣直 | 主:君主。君主圣明,臣下也就正直。 |
妻兒老少 | 見“妻兒老小”。 |
鐵樹開花 | 比喻事情非常罕見或極難實現。鐵樹:也叫蘇錢;常綠喬木;好多年才開一次花。 |
聰明反被聰明誤 | 自以為聰明反而被聰明耽誤或妨害了。 |
迭床架屋 | 床上擱床,屋上架屋。比喻重復、累贅。 |
不寧唯是 | 寧:請助詞,無義;唯:只是;是:這樣。不只是這樣。即不僅如此。 |
唯利是圖 | 只要有利就去追求。惟:只有;惟獨;圖:貪圖;追求。 |
歐風美雨 | 比喻來自歐美的思想文化等方面的侵襲。 |
竹籃打水一場空 | 比喻費了力沒有效果。 |
首尾兩端 | 兩端:拿不定主意。在兩者之間猶豫不決動搖不定。 |
平時不燒香,急來抱佛腳 | 諺語。原比喻平時不往來,遇有急難才去懇求。后多指平時沒有準備,臨時慌忙應付。 |
無所用心 | 用心:動腦筋。指不動腦筋;什么事情都不關心。 |
振聾發聵 | 使聾子都受到振動和醒悟(發:開啟;聵:耳聾)。比喻喚醒糊涂、麻木的人。 |
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 | 比喻按照實際情況變化而做出相應的變化。 |
去住兩難 | 去也不好,留也不好,左右為難。 |
對牛彈琴 | ①比喻對蠢人談論高深的道理;白費口舌(主要譏笑聽話的人聽不出所以)。②比喻說話時不看對象(主要譏諷說話的人);對不懂道理的人講道理;對外行人說內行話。常含有徒勞無功或諷刺對方愚蠢之意。 |
指手畫腳 | 指說話時做出各種動作。形容說話時放肆或得意忘形。 |
如人飲水,冷暖自知 | 泛指自己經歷的事,自己知道甘苦。 |
三月不知肉味 | 三個月之內吃肉不覺得有味道。比喻集中注意力于某一事物而忘記了其它事情。也借用來形容幾個月不吃肉。 |
棄重取輕 | 棄:拋開。舍棄重要的采取次要的。 |
合從連衡 | 從:通“縱”;衡:通“橫”。指聯合抗敵。 |
詩書發冢 | 比喻口是心非、言行不一的偽君子作風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