鞭不及腹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及:到。指鞭子雖長,也不能打馬肚子。比喻力量達不到。
出處先秦 左丘明《左傳 宣公十五年》:“雖鞭之長,不及馬腹。”
例子則脈絡相連,可以應援,邈在鄂渚,豈無鞭不及腹之慮。《宋史·李宗勉傳》
基礎信息
拼音biān bù jí fù
注音ㄅ一ㄢ ㄅㄨˋ ㄐ一ˊ ㄈㄨˋ
感情鞭不及腹是貶義詞。
用法作謂語、定語;指力量達不到。
近義詞鞭長莫及
反義詞綽綽有余
英語beyond the range of one's ability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人小鬼大(意思解釋)
- 流離瑣尾(意思解釋)
- 聞聲相思(意思解釋)
- 婦人醇酒(意思解釋)
- 黃臺之瓜(意思解釋)
- 弦外之響(意思解釋)
- 外圓內方(意思解釋)
- 仇人相見,分外眼紅(意思解釋)
- 愛才如渴(意思解釋)
- 今來古往(意思解釋)
- 神采奕奕(意思解釋)
- 不翼而飛(意思解釋)
- 信以為真(意思解釋)
- 連珠炮(意思解釋)
- 吳下阿蒙(意思解釋)
- 罪上加罪(意思解釋)
- 扭直作曲(意思解釋)
- 千家萬戶(意思解釋)
- 充耳不聞(意思解釋)
- 刮目相看(意思解釋)
- 一覽無余(意思解釋)
- 過甚其詞(意思解釋)
- 主人翁(意思解釋)
- 蕩然無余(意思解釋)
- 是非曲直(意思解釋)
- 扯旗放炮(意思解釋)
- 見所不見(意思解釋)
- 近在咫尺(意思解釋)
※ 鞭不及腹的意思解釋、鞭不及腹是什么意思由萬詞庫-專業的漢語詞典與文學資料庫提供。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麻痹大意 | 麻痹:一種病態;身體某部分肢體失去知覺。比喻對事物現象不經心;失去警覺;粗心大意。 |
治絲益棼 | 整理蠶絲不找頭緒;結果越整理越亂。比喻解決問題的方法不對頭;不但問題沒解決反而更加復雜。棼:紛亂。 |
不正之風 | 不正當的社會風氣。 |
反哺之私 | 反哺:幼鳥長大后,銜食喂其母。比喻子女長大奉養父母,報答養育之恩。 |
價值連城 | 價:價格;連城:連成一片的好多城池。形容物品很珍貴;價值很高。 |
存而不議 | 存:保留;議:討論。指把問題保留下來,暫不討論。 |
臭名遠揚 | 名:名聲;臭名:壞名聲;揚:傳播。壞名聲傳得很遠。也作“丑聲遠播”。 |
曉以大義 | 曉:使人明白。把道理對人講清楚。 |
掉以輕心 | 掉:原意為搖擺;現只表示一種動作;無實義;輕心:漫不經心。對事情采取輕率的漫不經心的態度;不認真當回事。 |
半吊子 | 膚淺的人。形容不通情理,說話隨便,舉止不沉穩的人。 |
學而不厭 | 學習總感到不滿足。形容好學。厭:滿足。 |
花拳繡腿 | 比喻只做些表面上好看實際上并無用處的工作。 |
發號施令 | 發、施:發布;下達;號:號令、命令。發布命令;下達指示;進行指揮。 |
奇貨可居 | 奇貨:珍奇的貨物;居:囤積。囤積珍奇的貨物;以備高價售出。比喻憑借技藝或某種事物以獲取功名財利及其它好處。 |
便還就孤 | 就撤回到我這里.。 |
心煩意亂 | 心情煩躁;思緒紛亂。形容內心煩悶焦躁。煩:煩躁;意:心緒;心思。 |
叫苦連天 | 一聲接一聲地訴苦。 |
如癡如醉 | 形容神態失常,失去自制。 |
手不釋書 | 猶手不釋卷。 |
才高七步 | 形容才思敏捷。 |
空腹高心 | 腹內空虛而目空一切。形容并無真才實學。 |
形影相隨 | 像人或物體與其影子那樣總是在一起。形容關系密切;永不分離。 |
一尺水翻騰做百丈波 | 比喻說話夸大之極。同“一尺水翻騰做一丈波”。 |
當頭棒喝 | 當頭:迎頭;喝:大聲喊叫。原是佛教用語。禪宗和尚接待初學的人用棒迎頭一擊;或大喝一聲;以考驗對方的領悟程度。現在泛指使人震動和醒悟的猛烈手段。 |
千真萬確 | 真:真實;確:確實。形容情況非常確實。 |
滿面春風 | 春風:春天溫暖的風。本指春風拂面;溫暖宜人。現指心情喜悅;滿臉笑容。也用以形容和藹熱情的面容。 |
歲寒三友 | 松、竹經冬不凋,梅花耐寒開放,因此有“歲寒三友”之稱。 |
福善禍淫 | 指行善的得福,作惡的受禍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