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知薡蕫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薡蕫:草名,質(zhì)地柔軟可制繩子。比喻不懂事,缺乏知識。
出處《爾雅 釋草》:“莢,薡蕫。”郭璞注:“似蒲而細。不知薡蕫者,豈不辨菽麥意乎?”
例子明·董斯張《吹景集·俗語有所祖》:“吾里謂愚者曰‘不知薡蕫’。”
基礎信息
拼音bù zhī dīng dǒng
注音ㄅㄨˋ ㄓ ㄉ一ㄥ ㄉㄨㄥˇ
感情不知薡蕫是貶義詞。
用法作謂語、定語;指人不懂事。
近義詞不辨菽麥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胸無大志(意思解釋)
- 不可勝舉(意思解釋)
- 斬草除根(意思解釋)
- 不二法門(意思解釋)
- 玩世不恭(意思解釋)
- 鬼爛神焦(意思解釋)
- 當機立斷(意思解釋)
- 鳳毛麟角(意思解釋)
- 平淡無奇(意思解釋)
- 餓虎吞羊(意思解釋)
- 唯物主義(意思解釋)
- 古色古香(意思解釋)
- 雄心壯志(意思解釋)
- 識字知書(意思解釋)
- 折臂三公(意思解釋)
- 前腳后腳(意思解釋)
- 救經(jīng)引足(意思解釋)
- 酒后茶余(意思解釋)
- 分路揚鑣(意思解釋)
- 煢煢孑立(意思解釋)
- 急功近利(意思解釋)
- 新官上任三把火(意思解釋)
- 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(意思解釋)
- 無稽之談(意思解釋)
- 膽大心小(意思解釋)
- 迫不得已(意思解釋)
- 熱氣騰騰(意思解釋)
- 凌云之志(意思解釋)
※ 不知薡蕫的意思解釋、不知薡蕫是什么意思由萬詞庫-專業(yè)的漢語詞典與文學資料庫提供。
成語接龍(順接)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從俗就簡 | 依照通俗的做法,以求簡易。 |
不過爾爾 | 爾爾:如此如此。不過如此而已。 |
章甫薦履 | 冠被墊在鞋子下。比喻上下顛倒。 |
習非成是 | 對某些錯誤事情習慣了,反以為本來就是對的。 |
以權謀私 | 以:憑借;權:權力;權勢;謀:謀求;謀取;私:私利。憑著權利謀取私利。 |
安安靜靜 | 指沒有聲音,沒有吵鬧和喧嘩。 |
寧為雞口,不為牛后 | 牛后:牛的肛門。寧愿做小而潔的雞嘴,而不愿做大而臭的牛肛門。比喻寧在局面小的地方自主,不愿在局面大的地方聽人支配。 |
舉賢任能 | 舉:推薦,選拔。舉薦賢者,任用能人。 |
時易世變 | 時代變遷,世事也不一樣。 |
倒冠落佩 | 冠:帽子;佩:佩玉。這里指官服。脫下帽子,摘去佩玉。形容辭官還鄉(xiāng)。 |
路無拾遺 | 見“路不拾遺”。 |
不翼而飛 | 翼:翅膀;不翼:沒有翅膀。沒有翅膀就飛走了。形容消息等流傳迅速;也比喻東西突然不見了。也作“無翼而飛”。 |
正人君子 | 舊時指正直;有道德的人物。現(xiàn)多用來諷刺假裝正經(jīng)的人。 |
滿招損,謙受益 | 自滿會招致?lián)p失,謙虛可以得到益處。 |
骨肉之親 | 骨肉:骨和肉,比喻至親;親:親愛。比喻父母、兄弟、子女之間相親相愛的關系。 |
罪上加罪 | 指罪惡更為嚴重。 |
興高采烈 | 興致高;精神飽滿。采:精神;烈:強烈;旺盛。 |
流里流氣 | 舉止輕浮,品行不端。 |
縱橫天下 | 在天下任意往來,沒有阻擋。 |
讀書種子 | 指在文化上能承先啟后的讀書人。 |
安閑自得 | 自得:自己感到舒適。安靜清閑,感到非常舒適。 |
如癡如醉 | 形容神態(tài)失常,失去自制。 |
安身立命 | 安身:有容身之所;立命:精神上安定。指生活有著落;精神有所寄托。 |
胡支扯葉 | 見“胡枝扯葉”。 |
清風勁節(jié) | 喻人品純潔,節(jié)操堅貞。 |
天作之合 | 上天做主成全的男女結合。形容婚姻美滿稱心。也可用來指自然形成的聚合或天然的搭配的親密關系。 |
餓殍滿道 | 殍:餓死的人。滿路都是因饑餓而死的人的尸體。形容饑荒災禍嚴重,人民大量死于饑寒的慘狀。 |
命途多舛 | 舛:不順,不幸。命運充滿不順。指一生坎坷,屢受挫折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