概不由己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指一切不能由自己做主。
出處明·許仲琳《封神演義》第二回:“公言固是有理,獨不思君命所差,概不由己?”
例子清·姜振名《永慶升平前傳》第三回:“大英雄吃酒,一聽概不由己,氣得三尸神暴跳。”
基礎信息
拼音gài bù yóu jǐ
注音ㄍㄞˋ ㄅㄨˋ 一ㄡˊ ㄐ一ˇ
繁體槩不由己
感情概不由己是中性詞。
用法作謂語、定語;指不能自主。
謎語丫鬟抱床紅綾被
近義詞不由自主、身不由己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直言賈禍(意思解釋)
- 名士風流(意思解釋)
- 經幫緯國(意思解釋)
- 上氣不接下氣(意思解釋)
- 力所能及(意思解釋)
- 望風撲影(意思解釋)
- 首身分離(意思解釋)
- 香草美人(意思解釋)
- 結黨營私(意思解釋)
- 不僧不俗(意思解釋)
- 皮開肉綻(意思解釋)
- 庖丁解牛(意思解釋)
- 妻兒老少(意思解釋)
- 十惡不赦(意思解釋)
- 舞刀躍馬(意思解釋)
- 之子于歸(意思解釋)
- 舉止嫻雅(意思解釋)
- 度德量力(意思解釋)
- 南征北戰,東蕩西殺(意思解釋)
- 二三其意(意思解釋)
- 通時合變(意思解釋)
- 如出一轍(意思解釋)
- 離本趣末(意思解釋)
- 黃鐘毀棄(意思解釋)
- 似曾相識(意思解釋)
- 無窮無盡(意思解釋)
- 圓鑿方枘(意思解釋)
- 歲寒三友(意思解釋)
※ 概不由己的意思解釋、概不由己是什么意思由萬詞庫-專業的漢語詞典與文學資料庫提供。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阿諛奉承 | 阿諛:用好聽的話討好人;奉承:恭維;討好。巴結拍馬;說恭維人的話;向人討好。 |
響答影隨 | 如應聲和答、形影相隨。比喻兩者緊密相連。 |
故家喬木 | ①謂世家的人才、器物必定出眾。②喻指鄉賢。 |
上下其手 | 比喻暗中勾結;隨意玩弄手法;串通作弊。 |
火樹銀花 | 火樹:火紅的樹;指樹上掛滿燈彩;銀花:銀白色的花。指燈光閃亮;絢麗燦爛。 |
丑聲遠播 | 壞名聲傳播得很遠。 |
柳暗花明又一村 | 原形容前村的美好春光,后借喻突然出現新的好形勢。 |
舉重若輕 | 舉起重物就像舉起輕東西那么容易。比喻能輕松地勝任繁重的工作。 |
簡明扼要 | 扼要:抓住要點。簡單明了;抓住要點。 |
己溺己饑 | 亦作“己饑己溺”。語出《孟子·離婁下》:“禹思天下有溺者,由己溺之也;稷思天下有饑者,由己饑之也,是以如是其急也。”后因以“己溺己饑”或“己饑己溺”謂視人民的疾苦是由自己所造成,因此解除他們的痛苦是自己不可推卸的責任。 |
兵微將寡 | 微、寡:少。兵少將也不多。形容力量薄弱。 |
動魄驚心 | 使人神魂震驚。原指文辭優美,意境深遠,使人感受極深,震動極大。后常形容使人十分驚駭緊張到極點。 |
著手成春 | 著手:動手接觸。指詩歌格調自然清新。后比喻醫術高明。 |
風虎云龍 | 虎嘯生風,龍起生云。指同類事物相互感應。舊時也比喻圣主得賢臣,賢臣遇明君。 |
共為唇齒 | 比喻互相輔助。 |
古往今來 | 從古代到現在。泛指很長一段時間。 |
橫七豎八 | 有的橫著;有的豎著。形容雜亂無章;沒有條理。 |
綿里藏針 | 綿絮里邊藏著針。比喻外表溫柔;內心尖刻厲害;也比喻柔中有剛。 |
南征北戰,東蕩西殺 | 征:征戰;蕩:掃蕩。形容轉戰南北,奮勇殺敵。 |
臭名昭著 | 名:名聲;昭著:顯著;明顯。壞名聲誰都知道。 |
時運亨通 | 指時運好,諸事順利。 |
無影無蹤 | 蹤:蹤跡。形容完全消失;不知去向。 |
滿面春風 | 春風:春天溫暖的風。本指春風拂面;溫暖宜人。現指心情喜悅;滿臉笑容。也用以形容和藹熱情的面容。 |
形形色色 | 形容事物類別很多;各種各樣的都有。形形:原指生出這種形體;色色:原指生出這種顏色。 |
縱橫四海 | 縱橫:奔馳無阻。在天下任意往來,沒有阻擋。比喻無敵于世。 |
師嚴道尊 | 為師之道要尊貴、莊嚴。《禮記 學記》:“凡學之道,嚴師為難。師嚴然后道尊,道尊然后民知敬學。”宋 韓淲《澗泉日記》:“鄭康成事馬融,三年不得見,乃使高業弟傳授于玄……漢之師道尊嚴如此。” |
惹是生非 | 惹:引起。非:事端。招惹是非;引爭事端。 |
五花八門 | 原指五行陣和八門陣。這是古代兩種戰術變化很多的陣勢。比喻變化多端或花樣繁多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