拊背扼喉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掐著喉嚨,捺住脊背。比喻控制要害,制敵死命。
出處西漢 司馬遷《史記 劉敬叔孫通列傳》:“夫與人斗,不扼其吭,拊其背,未能全其勝也。”
例子《舊唐書·良吏傳上·薛大鼎》:“既總天府,據百二之所,斯亦拊背扼喉之計。”
基礎信息
拼音fǔ bèi è hóu
注音ㄈㄨˇ ㄅㄟˋ ㄜˋ ㄏㄡˊ
繁體拊背搤喉
感情拊背扼喉是中性詞。
用法聯合式;作謂語;比喻控制要害,制敵死命。
近義詞拊背扼吭、擊中要害
英語hit at the spine and seize by the throat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度己以繩(意思解釋)
- 照單全收(意思解釋)
- 解鈴還須系鈴人(意思解釋)
- 素昧平生(意思解釋)
- 百川歸海(意思解釋)
- 頤指氣使(意思解釋)
- 旦夕之間(意思解釋)
- 青山綠水(意思解釋)
- 當仁不讓(意思解釋)
- 氣充志驕(意思解釋)
- 草菅人命(意思解釋)
- 樂道好古(意思解釋)
- 視微知著(意思解釋)
- 頭面人物(意思解釋)
- 壞法亂紀(意思解釋)
- 上無片瓦,下無插針之地(意思解釋)
- 慌里慌張(意思解釋)
- 野沒遺賢(意思解釋)
- 庖丁解牛(意思解釋)
- 命與仇謀(意思解釋)
- 儉以養德(意思解釋)
- 常年累月(意思解釋)
- 珠玉之論(意思解釋)
- 比眾不同(意思解釋)
- 將功折罪(意思解釋)
- 湖光山色(意思解釋)
- 牛驥同槽(意思解釋)
- 足衣足食(意思解釋)
※ 拊背扼喉的意思解釋、拊背扼喉是什么意思由萬詞庫-專業的漢語詞典與文學資料庫提供。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杯酒釋兵權 | 釋:解除。本指在酒宴上解除將領的兵權。泛指輕而易舉地解除將領的兵權。 |
圓顱方趾 | 方腳圓頭。指人類。 |
稀里嘩啦 | 象聲詞,形容雨、東西倒塌等發出的聲音。形容被徹底破壞或零零散散。 |
日月合壁 | 日月同時上升,出現于陰歷的朔日。古人以為是國家的瑞兆。 |
此一時彼一時 | 指時間不同,情況亦異,不能相提并論。 |
旦夕之間 | 旦:早晨。夕:晚上。早晚之間,形容在很短時間內。 |
緣慳分淺 | 慳:欠缺。緣分欠缺。指與對方無緣相見 |
自己人 | 自己一方的人。指自家人或圈內人。 |
說雨談云 | 雨、云:男女歡合。談論男女歡合之事。 |
刑期無刑 | 刑罰在于教育人恪守法律,從而達到不用開的目的。 |
鼻青臉腫 | 鼻子發青,臉都腫起來,形容被打得很慘。 |
壽元無量 | 壽元:壽命;無量:沒有限度。祝人長壽的頌辭。 |
過而能改 | 有了錯誤就能改正。 |
進道若退 | 謂前進之道反若后退。 |
性急口快 | 性子急,有話就說。 |
風俗人情 | 指一地相沿而成的風尚、禮節、習慣等。 |
己溺己饑 | 亦作“己饑己溺”。語出《孟子·離婁下》:“禹思天下有溺者,由己溺之也;稷思天下有饑者,由己饑之也,是以如是其急也。”后因以“己溺己饑”或“己饑己溺”謂視人民的疾苦是由自己所造成,因此解除他們的痛苦是自己不可推卸的責任。 |
骨肉之親 | 骨肉:骨和肉,比喻至親;親:親愛。比喻父母、兄弟、子女之間相親相愛的關系。 |
大開方便之門 | 給予極大的方便。 |
融會貫通 | 融會:融合領會;貫通:透徹理解。指把各方面的知識和道理融合貫穿在一起;從而取得對事理全面透徹的理解。 |
牛刀小試 | 牛刀:宰牛的刀。用宰牛刀在小生物身上做試驗。比喻有大本領而先在小事上略微施展一下。 |
散帶衡門 | 指退官閑居或過隱居生活。 |
忙不擇價 | 匆忙中售貨要不了好價錢。 |
盡誠竭節 | 誠:忠誠。節:氣節,義節。竭盡自己全部的忠誠和義節。亦作“盡節竭誠”、“盡心竭誠”、“盡忠竭力”、“盡忠竭誠”、“盡忠竭節”、“竭忠盡節”。 |
心服口服 | 心里和嘴上都信服。形容真心服氣或認輸。 |
光怪陸離 | 光怪:奇異的光彩;陸離:色彩繁雜。形容奇形怪狀;五顏六色。也形容事物離奇多變。 |
家常便飯 | 家中日常飯食。也比喻常見的、平常的事。 |
是非曲直 | 曲:無理;直:有理。指對事物的評斷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