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不作,二不休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要么不做,做了就索興做到底。指事情既然做了開頭,就索興做到底。
出處清·文康《兒女英雄傳》第六回:“索性讓我一不作,二不休,見一個殺一個,見兩個殺一雙,殺個爽快。”
例子老舍《神拳》第二幕:“好吧!一不作,二不休!說吧,叫我干什么?”
基礎信息
拼音yī bù zuò,èr bù xiū
注音一 ㄅㄨˋ ㄗㄨㄛˋ,ㄦˋ ㄅㄨˋ ㄒ一ㄡ
感情一不作,二不休是中性詞。
用法作謂語、狀語、分句;用于城市。
近義詞一不做,二不休
英語all-or-nothing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矢志不渝(意思解釋)
- 轍鮒之急(意思解釋)
- 敬業樂群(意思解釋)
- 鋪張浪費(意思解釋)
- 孤身只影(意思解釋)
- 火樹銀花(意思解釋)
- 將功補過(意思解釋)
- 正身明法(意思解釋)
- 廣闊天地(意思解釋)
- 慷慨悲歌(意思解釋)
- 直搗黃龍(意思解釋)
- 分路揚鑣(意思解釋)
- 專心一志(意思解釋)
- 文治武功(意思解釋)
- 馬牛其風(意思解釋)
- 胡支扯葉(意思解釋)
- 斗南一人(意思解釋)
- 空腹高心(意思解釋)
- 雅俗共賞(意思解釋)
- 歡聚一堂(意思解釋)
- 以夷制夷(意思解釋)
- 師嚴道尊(意思解釋)
- 大勢所趨(意思解釋)
- 西學東漸(意思解釋)
- 超凡入圣(意思解釋)
- 久假不歸(意思解釋)
- 為所欲為(意思解釋)
- 落荒而逃(意思解釋)
※ 一不作,二不休的意思解釋、一不作,二不休是什么意思由萬詞庫-專業的漢語詞典與文學資料庫提供。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祖功宗德 | 指祖有功而宗有德。古代王朝尊始祖或開國之君為祖。有開創之功,其后有德之君則尊為宗。 |
含辛茹苦 | 茹:吃;辛:苦。形容備受艱難;忍受痛苦。也作“茹苦含辛”。 |
章甫薦履 | 冠被墊在鞋子下。比喻上下顛倒。 |
損人不利己 | 損害別人對自己也沒有好處。 |
列風淫雨 | 列:烈;淫:過量。本指狂風暴雨。后比喻錯別字連篇。 |
云天霧地 | 比喻不明事理,糊里糊涂。 |
目不忍見 | 形容景象極其悲慘。同“目不忍視”。 |
反老還童 | 反:回。由衰老恢復青春。形容老年人充滿了活力。 |
反治其身 | 治:整治;身:身體;其身:自身。反而整治自身。指自己反被自己整治的別人的方法所治服。 |
歸十歸一 | 謂有條有理。 |
驚鴻艷影 | 驚鴻:輕捷飛起的鴻雁。形容女子輕盈艷麗的身影。多就遠望而言。 |
罪上加罪 | 指罪惡更為嚴重。 |
飯囊酒甕 | 比喻只會吃飯喝酒,不會做事的人。 |
心曠神怡 | 心境開闊;精神愉快。曠:空闊;怡:愉快。 |
匡謬正俗 | 糾正錯誤,矯正陋習。 |
惡醉強酒 | 強:硬要。怕醉卻又猛喝酒。比喻明知故犯。 |
心煩意亂 | 心情煩躁;思緒紛亂。形容內心煩悶焦躁。煩:煩躁;意:心緒;心思。 |
黑天半夜 | 指深更半夜。 |
恐后爭先 | 指害怕落后,追求上進。 |
升官發財 | 謂提升了官職,同時就能獲得更多的物質財富。 |
凡夫俗子 | 泛指平庸的人。 |
胡支扯葉 | 見“胡枝扯葉”。 |
以直報怨,以德報德 | 用公道來回報怨恨,用恩德來回報恩德。 |
二三其意 | 即三心二意。指心意不專一,反復無常。 |
雙柑斗酒 | 比喻春天游玩勝景。 |
超然絕俗 | 高超得完全不同凡俗。謂遠過于尋常之輩。漢·班固《為第五倫薦謝夷吾疏》:“方之古賢,實有倫序,采之于今,超然絕俗,誠社稷之蓍龜,大漢之棟甍。”宋·陸游《與姜特立書》:“《繭庵記》及《初營》、《落成》二詩,大老手筆,超然絕俗?!?/td> |
故態復萌 | 老樣子又重新恢復。指原來的舊習氣和老毛病又重犯了。 |
不寧唯是 | 寧:請助詞,無義;唯:只是;是:這樣。不只是這樣。即不僅如此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