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則改之,無則加勉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則:就;加:加以。對別人給自己指出的缺點錯誤,如果有,就改正,如果沒有,就用來勉勵自己。
出處先秦 孔子《論語 學而》:“吾日三省吾身。”朱熹注:“曾子以此三者,日省其身,有則改之,無則加勉,其自治誠切如此,可謂得為學之本矣。”
例子根據同學們所提的意見和批評,檢查自己,有則改之,無則加勉。
基礎信息
拼音yǒu zé gǎi zhī,wú zé jiā miǎn
注音一ㄡˇ ㄗㄜˊ ㄍㄞˇ ㄓ,ㄨˊ ㄗㄜˊ ㄐ一ㄚ ㄇ一ㄢˇ
繁體有則改之,無則加勉
正音“則”,不能讀作“zhé”。
感情有則改之,無則加勉是褒義詞。
用法復句式;作謂語;含褒義。
辨形“勉”,不能寫作“免”。
謎語變法
近義詞反躬自省
反義詞文過飾非
英語correct mistakes if you have committed them and guard against them if you have not
俄語Если у тебя есть ошибки исправляй их если ошибок нет поступай ещё
德語Hast du Fehler,Korrigiere sie,hast du keine,sei noch mehr auf der Hut.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隨機應變(意思解釋)
- 薪貴于桂(意思解釋)
- 月明千里(意思解釋)
- 長命富貴(意思解釋)
- 歇斯底里(意思解釋)
- 自強不息(意思解釋)
- 無法無天(意思解釋)
- 疙里疙瘩(意思解釋)
- 一尺水翻騰做一丈波(意思解釋)
- 下臨無地(意思解釋)
- 歸十歸一(意思解釋)
- 藏形匿影(意思解釋)
- 反面無情(意思解釋)
- 風俗人情(意思解釋)
- 主明臣直(意思解釋)
- 魚死網破(意思解釋)
- 飽食暖衣(意思解釋)
- 異途同歸(意思解釋)
- 指手劃腳(意思解釋)
- 只要功夫深,鐵杵磨成針(意思解釋)
- 女生外向(意思解釋)
- 兵微將寡(意思解釋)
- 珠還合浦(意思解釋)
- 唇槍舌劍(意思解釋)
- 受益匪淺(意思解釋)
- 不可告人(意思解釋)
- 細水長流(意思解釋)
- 意料之外(意思解釋)
※ 有則改之,無則加勉的意思解釋、有則改之,無則加勉是什么意思由萬詞庫-專業的漢語詞典與文學資料庫提供。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革風易俗 | 改變風氣和習俗。 |
奉命惟謹 | 形容嚴格遵照命令行事,不敢稍有違背。 |
經幫緯國 | 經、緯:本指絲織物的縱線和橫線,引申為治理、規劃;邦:國家。指治理國家。 |
遏惡揚善 | 遏:阻止;揚:宣揚。禁絕壞事,宣揚提倡好事。 |
學然后知不足,教然后知困 | 困:貧乏。學習之后,才知道自己的缺點;教學以后,才知道自己的知識貧乏。 |
不驕不躁 | 驕:驕傲;躁:急躁。不驕傲;不急躁。 |
一部二十四史,不知從何說起 | 二十四史:清乾隆時刻《史記》等24部史書。比喻情況復雜,頭緒繁多,不知從哪里說起才好。 |
綽有余裕 | 形容態度從容,不慌不忙的樣子。后也指能力、財力足夠而有剩余。 |
有約在先 | 已經約定好了。指事情的處理方案已事先定好。 |
尾生之信 | 尾生:古代傳說中堅守信約的人,他為守約而甘心淹死。比喻只知道守約,而不懂得權衡利害關系。 |
臭名遠揚 | 名:名聲;臭名:壞名聲;揚:傳播。壞名聲傳得很遠。也作“丑聲遠播”。 |
奇才異能 | 奇:少見的;異:特別的。指特殊的才智和能力。 |
群龍無首 | 首:頭;引申為領袖。一群龍沒有領頭的。比喻沒有領頭的;無從統一行動。 |
拋磚引玉 | 拋出磚頭;引來白玉。比喻用粗淺的、不成熟的意見或文章;引出別人高明的、或熟的意見或作品。常用作謙詞。 |
沒里沒外 | 里外不分,指說話做事不分場合。 |
反老還童 | 反:回。由衰老恢復青春。形容老年人充滿了活力。 |
營私舞弊 | 營:謀求;舞:玩弄;弊:壞事。為了謀求私利而玩弄欺騙手段;違法亂紀。 |
通都大邑 | 都:都市;邑:城。四通八達的大都會、大城市。 |
百無一是 | 是:對的;正確的。一點正確的地方也沒有。 |
歸馬放牛 | 把作戰用的牛馬牧放。比喻戰爭結束,不再用兵。 |
敲詐勒索 | 依仗權勢或抓住別人的把柄;采取威脅手段索取錢財。 |
詐奸不及 | 猶言十分奸詐。 |
時至運來 | 時機來了,運氣也有了轉機。指由逆境轉為順境。 |
語重心長 | 重:鄭重。懇切話說得誠懇;有分量;心意深長。 |
滿招損,謙受益 | 自滿會招致損失,謙虛可以得到益處。 |
命與仇謀 | 仇:仇敵。命運使自己經常與仇人打交道。形容命運不好,常遇挫折。 |
赴湯蹈火 | 赴:去;走向;湯:開水;蹈:踩。投入沸水;踏上烈火。比喻奮不顧身;不避艱險。 |
生公說法 | 生公:晉末高僧竺道生,世稱生公。竺道生解說佛法,能使頑石點頭。比喻精通者親自來講解,必能透徹說理而使人感化。 |